中國青年報實地考察,還原真實的JYPC!
![]() |
寒冬臘月,漫天飛雪。2018年2月2號,受中國青年報委托,著名記者盧義杰,從北京專程來到南京,前往JYPC考試認證中心,進行實地考察采訪。通過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調查了解,盧義杰發表了令人振奮的長篇文章,向全社會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、不屈不撓、任勞任怨、自強不息的JYPC——專業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,法律手續完備,發展歷史悠久,事業蒸蒸日上,值得社會信賴。
采訪時,記者查閱了集團登記證、營業執照、注冊商標、公安廳證明、物價局批件、人社廳答復等原始文件。
JYPC考試認證中心,由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鑒定集團投資興辦。集團最早成立于1995年,迄今已有20多年發展歷史,擁有5家控股企業。
繼放開大學、中學、小學的辦學權之后,國家又放開了職業技能的認證權。JYPC,是國內創辦較早、規模較大的第三方職業技能鑒定機構,認證時間已經長達12年,認證人數已經突破百萬,合作高校及培訓機構多達500余家。
中國之大,無奇不有。JYPC認證12年來,幾乎每隔一到兩年,從中央到地方,就會有一家政府機關或者媒體,對JYPC是否經過人社部門批準產生質疑。采訪現場,記者看到了2017年8月28日,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書面答復:JYPC不需要人社部門的批準,即可合理合法開展業務,人社部門只對頒發人社部門證書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進行授權。
JYPC,沐浴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,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大發展應運而生。20年風雨坎坷,20年并肩攜手,20年奮斗發展,20年傳承跨越。經過20年,JYPC成長了,發展了,創新了,壯大了!它已經成為:
-
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健康與養老服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
-
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院校培訓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
-
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理事會理事單位
-
中國煤炭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單位
-
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理事單位
-
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
按照國際慣例,職業技能一般都是由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認證,但在我國,從計劃經濟時代開始,就只有人社部門認證,這就給社會一種錯覺,好像只有人社部門才能認證,其他機構認證,就是無效,就是違法。事實上,自從《行政許可法》和《國務院行政許可決定》頒布之后,職業技能的認證權就已經放開了,JYPC領取執照、頒發證書的時間也已經長達12年之久。
JYPC與人社部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,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,但發證機構分屬兩家,一個公辦一個民辦,各發各的證。質疑任何一家,都是不懂法律的表現。
職業分為準入和非準入兩類;職業技能證書分為行政許可類和非行政許可類兩種。行政許可類,具有法律強制性,政府部門直接負責考核發證和管理,從業人員須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,才能上崗就業。非行政許可類,沒有法律強制性,一般由第三方認證機構負責考核發證和管理,例如 JYPC,它是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一種客觀鑒定和測量。
第三方認證,是國際通行的認證體系,它通過競爭取得社會承認和社會地位,有時比政府認證更具有權威性和認可度;第三方認證,往往更加重視質量和信用,更加緊密結合經濟與生產的實際需要,更加能夠適應職場變化和社會發展。
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,近年來,國務院加大清理力度,絕大多數職業不能再采取“準入”的做法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》,將職業分為 1481 項;國家職業技能目錄清單,僅僅列入140項,準入類只有39項。這意味著,政府能夠頒發的證最多只有140項,多達 1341 項職業政府不能發證。
國家不斷取消政府及其所屬單位發證,體現了簡政放權的決心。但國家并非要取消這些職業,更不是要取消這些職業的培訓考試和繼續教育,只是將這些職業由“行政許可”變成了“非行政許可”,由“政府認證”變成了“第三方認證”。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趨勢,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。不難看出,JYPC考試認證中心的春天已經來臨!
延伸閱讀:
▎江蘇英才公司回應“認證中心被指山寨”——中青在線 • 盧義杰
![]() |
留言與評論(共有 0 條評論) |